张xx,今年28周岁,来自聊城,2003年毕业于山东某高校中文系,专业生。毕业后,他用了1年时间,拿到了自考本科证书。2004-2007年,张月辗转报考了国内几所大学的研究生,在2007年终于被天津的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为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上周,在历经两个多月的奔波与等待之后,研究生张月(化名)终于收到了本市一家建筑类公司的offer,可直到今天,他还没想好是否与公司签订三方协议。回顾这两个多月的求职之路,张月说:“仿佛做了场梦,到现在还没醒。”
“投完50多份简历没动静”
张月说,自己读研究生期间学习成绩算是优秀,也有一些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奖状和证书。2009年5月至7月,张月在学校组织的对外汉语培训班中做兼职教师。求职之前,张月以为,自己有一些值得骄傲的资本,听到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老师介绍今年有630万就业大军,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10月,校园内外大大小小的招聘会陆续开始,张月先选择了一些文秘、行政等看上去和中文专业相关的职位投递简历,不到一个月就送出了50多份简历。“不知道为什么,都石沉大海了。”
“收菜能逼我早起投简历”
张月听说有人玩“开心网”上了瘾,每天起大早“收菜”,觉得不可思议。可听找到工作的学长们介绍说,早起投简历会增加被挑中的几率时,张月也开始“收菜”了。“以前总喜欢熬夜写论文,没有早起的习惯,借‘收菜’能逼自己早起,也算我的一个收获吧。”张月苦笑着说。每天清晨5点,张月会准时从床上爬起,在各大招聘网站“海投”,媒体、出版、营销、策划、企业文化宣传等,不论和中文专业是否挨边,只要不限专业的,都试着去投。“每隔几天就会有岗位更新,多的时候一个早晨能投出去十几份简历。”
张月又听说,简历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不断更新,于是,他为自己设计了七八种面貌各异的简历。投递文秘岗位的简历,在“实习经历”一项,就重点写做兼职教师的经历、处理文稿的能力,还附上原创诗歌;投递营销岗位的简历,就在个人技能一项突出自己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等。“感觉自己像同时拥有了七八张脸。”
“海投”之后,张月每天都希望手机会响,常常下意识地拿出来看看,生怕会错过什么。但是,一个电话也没有。
“考公务员比中彩票还难”
10月15日,张月在*公务员报考的*一天报了名――环保总局的一个岗位,“开始时觉得只要努力就能考上”,张月满怀激情来到本市一家公务员培训班,在得知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比2009年多出20万人,而公务员录取人数却只增加了2000人左右时,他的心凉了半截。“原以为自己报的职位不算热门,可报考比例还是达到了100:1.”参加了两次培训之后,张月就没再去。张月虽然参加了考试,可没抱太大考上的希望,“考上的机会比中彩票还难!”
“我准备的不是他们要的”
张月在焦虑了一个月之后,手机终于响了。11月初,网投有了结果,他接到了本市一家港航公司的面试通知,为此,张月精心准备了一番:西装、领带、皮鞋……所有的行头焕然一新。11月9日,面试在该企业在塘沽的办公大楼进行,张月应聘的是文秘岗位,自我介绍之后,面试官问了他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该怎么布置会场,张月说自己当时一下子就蒙了,“我哪做过这个啊!”张月记得自己回答的一塌糊涂,果然,他没有收到进一步面试的通知。
“做文秘就是去伺候人吗”
11月底,张月应聘一家建筑类公司文秘岗位,通过了*一轮面试。12月4日,第2次面试后被告知面试通过。实习一周后,准备签三方协议。张月说,两个多月的失望、彷徨与惊喜还历历在目,“也许我感动了上天吧”.坚强和执着终于有了回报,张月终于找到了工作,可以继续在天津生活下去。
张月托本市的同学打听了一下,这个职位待遇还算不错,“加上年终奖,一年能赚上四五万元”.“硕士毕业,有个稳定的工作,一个月赚上两三千元我就能接受了。”张月原本这样想,可实习几天下来,想法发生了改变。他说,原以为文秘就是写写稿子,组织些日常活动之类。可干起来才知道,文秘和保姆差不多,感觉像是在“伺候人”,做得有些不甘心,“可要是不签吧,目前还没更好的职位”.拿着盼了很久的offer,张月再次陷入彷徨。
“面试时被‘群殴’了”
11月13日,一家置业公司通知张月第二天上午9点去北京面试。“那次面试的形式是无领导小组讨论,7人一组集体面试,我们都叫它‘群殴’。”
面试在公司会议室进行。张月还记得,小组讨论的题目大意是:一个大学生同时面临去车站接刚闹过矛盾的女友、一家心仪已久的公司的面试机会、一节逃课会被挂科甚至影响毕业的课三种选择,要求小组成员自由讨论出一个合理的协调方案。那是*一次参加“群殴”,事先也没什么准备,张月说自己表现不好。张月是*一个发言的,可他的声音很快被同组人滔滔不绝的辩论所淹没。
一个小时的面试结束后,张月没有进入下一轮。“虽然这次被‘殴’了,可还是学到不少经验。”张月说。
“他们又不要我了”
11月中旬,张月被本市一家环境投资公司通知面试。过了几天,公司打电话通知他被录用了,要他马上去实习。张月说,自己其实挺想去这家公司的,可当时恰巧导师催他交毕业论文初稿,张月给公司打电话商量是否可以晚几天去实习,对方说要研究一下,接下来的几天就没回音了。“我感觉事儿不好,赶紧给公司打电话询问。”可对方告诉张月,他们已确定别的人选了,“我觉得求职也是对意志的考验,很多人在经历几次挫折后,会失去信心,开始怀疑自己。但我坚信,成功属于有毅力能坚持的人。”张月有些激动,“可那晚我哭了,我感觉所有的希望都在瞬间消失。”
“为嘛问我没女友原因”
11月下旬,本市的中小学开始招聘老师,11月28日,张月来到师范大学的招聘会,投了几个中学的语文老师岗位。12月7日,他接到一所中学的面试通知。参加面试的有十几个人,围坐成一圈,轮流接受几名面试官的询问,当回答自己本科是自考学历时,“面试官的眉头皱了一下。”在得知张月没有教师资格证后,面试官没再问他任何问题。很终,张月的这场面试也无疾而终。张月说,在某家公司面试时,竟然问起自己没有女朋友的原因,“这和工作有什么关系?”他十分不解。
明年就业依旧严峻
据介绍,2010年中国高校预计有630万毕业生,比2009年增加2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基数较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预计2010年本市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近12万人,其中研究生1.2万人、本科生5.7万人、专业(高职)生5万余人,毕业生总数仍高于2009年,就业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截至12月15日,仅南开大学就业信息网发布的各种招聘会、宣讲会已达197场,就业工作进入“攻坚战”.
第9、知音难觅乎 江湖上的人都知道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钟子期听俞伯牙鼓琴,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间,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从此伯牙视子期为知音。二人谈诗吟对,举杯邀月,对影奏琴,《高山流水》曲罢,弹者动情,听者沉醉,好不惬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十分不幸的是,某一天钟子期仙逝了,俞伯牙自是伤心不已。 人死不能复活。俞伯牙将子期葬于村西的泾河旁,那里风景宜人,白色的水鸟栖息在河边,高大的垂柳扬枝吐绿,红色的玫瑰开向天边,子期的墓掩映其间。 伯牙长叹:“天下再无知音!”从此每天操琴于子期墓前,但奏《高山流水》,不再过问世间事。这自然引起俞伯牙老婆的强烈不满,整天抱怨他不懂赚钱,只会消费。俞伯牙心想妇人之见,实在俗不可耐,同床共枕几十载,却还不及楚人钟子期理解他,一个能达到心灵共鸣的知音岂是易得? 某日,伯牙和往常一样到子期墓前,忽然看到老婆追将过来,不禁摇头喟叹:“天下之大,知音却难觅啊!” 老婆这次却未数落他,只走到伯牙面前,取过他手中的琴,端坐下来。伯牙疑惑地看着她,结婚这么多年,他从未见过妻子奏琴,也未听她谈琴,不知这回葫芦里卖什么药? 却见她已经开始弹奏,正是《高山流水》,他无数次弹给子期听的曲子!他不曾知道妻子的琴艺竟是如此之高,远在自己之上!时而玉拨金鸣,如大江东去,万马奔腾。时而灵动婉约,如小桥流水,燕过柳梢。一曲奏罢,万籁俱寂。 良久,夫人开口:“天下不只一个钟子期,也不只一个俞伯牙。所谓知音难觅,是自己的心难觅。” 伯牙颓然坐下:常慨叹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又何曾尝试过去理解别人?所谓知音,存乎一心之间也。第10、慈悲的心 1786年一个冬天的傍晚,在维也纳近郊一间小木屋里,一位盲眼老人快要离开人世了。他18岁的女儿玛丽亚强忍着内心的悲痛,为临死的父亲擦洗干净身体,替他换上冰冷而干净的衬衫。这时,老人说:“我向来不喜欢牧师和修道士。不过,在临死前,我要洗净我自己的灵魂。” 玛丽亚疑惑地望着老人,请他明示她该怎么办才好。老人告诉她:“你到街上去,请求你碰到的*一个人到我们屋里来听我临终前的忏悔,我想谁也不会拒绝你的。”玛丽亚遵照父亲的嘱咐来到街上,冬天近郊的街上荒凉冷清,空旷无人。等了好久,她才看见有人沿着围墙朝这边走过来。玛丽亚忐忑不安地迎上去,用颤抖的声音说明了父亲的请求。 那人听后,平静地说:“走吧,我虽然不是牧师,但是会让你父亲得到安息的。” 进屋后,借着微弱的烛光,玛丽亚看清这是个身材瘦削矮小的年轻人,穿着讲究而朴素。陌生人把凳子移近床边,坐下来,弯着腰,凝视着临终者的脸。 “您说吧!”他说,“我不是借上帝的权力,而是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我要使您在生命的很后几分钟获得轻松,并卸下您心灵上的重负。” 老人开始喃喃地说:“在我的眼睛失明之前,我是杜恩伯爵夫人家的一名厨师。一次,我的妻子玛尔达得了肺病,医生开了各种昂贵的药,我没有办法,就从主人家里偷了一个小小的金盘子,把它打碎卖了。现在想起来心里挺难受。我一直向我的女儿隐瞒,从小教她不要动别人的一点点东西。” 陌生人默默地听着,然后把手掌放在老人那双瞎眼上,说:“约翰·梅叶尔先生,您做的这件事不是罪过,也不算是偷窃,相反,也许可以算您对爱情的忠诚。”老人脸上掠过一丝笑意。陌生人问:“现在您告诉我您很后的心愿吧!”老人说,“我希望有人照顾玛丽亚。”年轻人说:“好吧,我来照顾她。您还有什么希望吗?”“我想再一次看看我的妻子玛尔达。就像年轻时遇见她的那个样子。”老人嗫嚅了半天,很后喃喃地说,“不过,先生,您不要为我这蠢话而生气。” 陌生人站起身,大声重复说好吧好吧。他走到那架翼琴前,在凳子上坐下来。随着他灵巧的手指在琴键上跳动,沉寂的小屋里立即充满了生气。美妙的音乐声在小屋里散开,并响彻郊区傍晚的天空。 “我看见了,先生!”老人在床上欠起身,激动地说,“我看见和玛尔达相会的那天,她因为慌乱而打翻一罐牛奶。这是冬天发生的事,在山上,天空像一块深蓝色的玻璃那样透明,玛尔达她笑了,她笑起来真好看!”老人重复着,倾听着琴弦发出潺潺的流水声。 陌生人专注地弹着琴,闪闪发亮的眼睛望着黑洞洞的窗外。陌生人问:“现在您看见了什么吗?” 老人神情安详地听着,默不作声。陌生人用充满诗意的口吻说:“现在您会看见温暖的阳光从天空射下来,苹果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一群一群的鸟儿从我们古老的维也纳上空飞向遥远的北方。” 翼琴的踏板声轻轻地轧轧发响,翼琴更庄严地歌唱着,好像不是它独自在唱,而是千百个人在欢呼。 老人倚在枕头上,贪婪地呼吸着,手在被子上摸索着。陌生人停止了弹奏,他凝然不动地坐在翼琴边,好像被自己的琴声迷住了似的。 玛丽亚大叫一声。陌生人站起来,走到床前。老人大口喘着气说道:“先生,能让我知道您叫什么名字吗? “我叫伏尔弗冈格·阿梅捷·莫扎特。”陌生人回答说。 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着地,深深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行礼。 当她直起身来,老人已安详地去世了。 第11、只有两种人生,要么腐烂,要么去燃烧 年轻人由于对未来的不知晓,有着很多的憧憬,树立了一些目标。当进入了社会,遇到了挫折,经不住诱惑,还没到中年,就很快放弃了自己的目标,接着就是否定自我。很后,不是根据自己的性格,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幸福,而是跟随别人的想法,找不到自己在这世界的位置,感觉前途一片渺茫。 造成以上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不能全部投入生命的追求梦想,没有亲自拿笔绘制自己的人生蓝图。 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自我、失去自信,更不能放弃自己主宰命运的追求,否则就只有做命运的奴隶,不知道活着除了生存之外的意义。 有些人埋怨每日都在白天、黑夜循环的过日子,每年都在四季循环的看自然变化,有时人生也好像在循环,就像是操场上的跑道,跑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感觉心灰意冷,在跑第二圈的时候,有点累了,也知道了其中的变化,对人生的目标设定也倦怠了。 我属于那种一直不会亏待自己的人,会紧紧握着绘制自己人生蓝图那支笔的人。有时在想命运真的让我重跑第二圈,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为我知道了规律,知道如何去策划和安排自己的未来之路。 可能很多人认为年龄是一个障碍。不如以前年轻,所以不免有一种遗憾。总是奢望昔日不仅重来,还要昔日的年龄重来。 其实年龄并不是选择光明人生的障碍。 美国佛吉尼亚州的一位农妇摩西奶奶,76岁时因为关节炎放弃农活,开始画画。80岁时,到纽约举办画展,引起轰动。她活了101岁,一生留下绘画作品1600余幅,在生命的很后一年还画了40多幅。 日本大名鼎鼎的作家渡边淳一,在30岁时还在当医生,很迷惘,给摩西奶奶写了信,请教人生问题。 那时摩西奶奶已100岁了,看到日本的来信很高兴,就亲笔写了一段话:“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的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渡边淳一在这段话的激励下,弃医从文了,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写作行当,当然他很后成功了。 人也许为了生计,也许为了安逸,也许为了所谓的前途,不敢去想一想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就感觉不到幸福的光明,迷失在灰暗中。其实每个人的前途绝不是做不感兴趣的事,因为想做的事才是真正的前途,才是生命的成功点,才是每个人的寄托和精神的家园。 心里怎么想,就大胆去做吧!不要问自己的年龄有多大和现在的工作生活状况如何,这不是你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你愿不愿意寻找光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有两句振奋人心的话:一句是“只有两种人生,要么腐烂,要么去燃烧。”另一句话可能大家更熟悉:“人很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很壮丽的事业……” 虽然这句话已不再流行,但还是可以启发我们的人生,不再碌碌无为,明白人生不是为别人,是为自己而活。助人为乐,也是为了自己获取快乐幸福的人生才做的。佛教中的念念为别人,也是为了获得果报。所以,人要追求自己的兴趣,不过这兴趣追求是正当的,而不是损害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利益的,这样就可以从灰暗人生中走出来,看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光明。 要从灰暗人生中走出来,就一定要有寻找幸福光明的勇气。心里怎么想,就大胆去做吧!第12、划算的交易 当时的我正上五年级。每到中午,离家较远、没办法直接回家的学生们就全部围坐在校园的树阴底下,吃自带的纸包食物。 午餐通常包括一份三明治、一个煮鸡蛋,外加泡菜、小甜饼和一片水果。同学们之间常常交换食物。我总是尽可能地用自己不满意的食品,如豆泥三明治,或者熟过头的香蕉,去和他人做交易,而绝不会用一块妈妈特制的肯塔基核桃仁蛋糕去交换看着就让人腻味的蜜糖饼干。即使我能看见对方的眼睛因渴慕而闪闪发光。 有时,妈妈会在我的午餐包里放上两片水果。如果我上午饿了,就在课间休息时吃上一块。但我常常把这省下来用来换甜面包圈或者煎苹果馅饼。 每次与同学交换食物,我总是毫不掩饰地当着同学的面仔细查看哪一片水果更好,更可口,然后把不那么好的、不起眼的那块给我的同学。对此我毫不在意,我认为,这样做才是划算的交易。 就在那个秋日,自带午餐的同学们吃完自己的食物后,就在运动场上散开参加活动去了。我还在树阴下呆着没动,懒懒地看着一群黑脉金斑蝴蝶翩翩南飞。我还是有点饿,妈妈今天没在午餐里放水果。 斯特拉·唐宁从一条小径上走了过来。她是少数离家近可以回家吃午餐的幸运儿之一。她刚从家里回来。她的黑色卷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眼睛在蓝色裙子的映衬下,愈发地明亮动人。当她走近的时候,我看得很清楚,她一手握了一只苹果。 她注意到了我的兴趣,问道:“想吃一个吗?” “是的,”我坦白地答道,“但是我已经吃过午饭了。”我补充了一句,暗示我没有东西与她交换了。 斯特拉把两只苹果拿到眼前,打量着,就像我打量用来交换的水果时一样。一只苹果浑圆饱满,又红又亮,果柄果皮完好无缺。而另一只则要小一些,表皮有些发皱,一边还凹了下去。 比较之后,斯特拉毫不犹豫地把那只完好的苹果递给了我。我握着苹果没动,等她纠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她拿起另一只苹果就吃了起来。于是我也开始吃我手里的那个,一边吃,一边用迷惑,却又不无欣赏的目光瞅上她几眼。 和其他同学比起来,斯特拉和我并没有特别深的交情。我意识到她对待别的人一定也如此的慷慨。显然她的举动完全是她的天性流露。 坐在树阴底下,我们一边吃着苹果,一边谈笑。这时,一个网球从附近的球场滚到了我俩的中间。那一刻,在我的眼里看来,那只缓缓滚动的网球似乎在我和斯特拉之间划出了一条分界线,我的私心和斯特拉的正大无私。 我怀着对斯特拉的敬佩和对自己交易逻辑的满心羞愧吃完了苹果,结结巴巴地向斯特拉说了声谢谢。 而我在今日的回想、再一次的致谢是为了那决定性的时刻,使我重新审视自己所谓的划算交易的逻辑的时刻。从那以后,我努力地使自己跨越当年那块草地上臆想中的分界线,向斯特拉一类人靠近。他们总是把很好的留给他人。 己之所欲,先施于人。在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处世时,也影响着他人追求更美好的人生。第13、为生而死 韩国作家崔仁浩在他的巨著《商道》里,描写了一段关于19世纪初,朝鲜商人林尚沃在生意场上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临危不惧“为生而死”的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1809年随从朝鲜朝廷使节团来北京经营人参的巨贾富商林尚沃,孤注一掷,倾其全部财力,带着他的梦想从朝鲜运来了2500公斤上佳人参。时值岁末,中国人素有冬至进补的习惯,此时的北京恰逢人参缺货走俏。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商机,林尚沃欣喜若狂,决定狠狠地赚它一把。 于是林尚沃派人在同仁堂门口张榜宣布:人参一斤,银子四十两!好一个朝鲜参王!顿时,北京商界一片哗然。在过去几十年,甚至在一二百年里,北京的人参价格一直维持在每斤二十五两银子以内。这一回,着实令中国商人瞠目结舌。看来这个朝鲜佬真的是发疯了。 震惊之后的冷静,冷静之后的睿智,中国商人坐地商量决定联合抵制林尚沃,所有商号药房谁都不得向朝鲜商人购买一两人参。依照惯例朝鲜使节团一般在冬至前后到北京,大约在北京逗留四十至五十天时间,要赶在鸭绿江冰封消融之前回国。到那时候,看你林尚沃如何处理这2500公斤人参,我们就等着你流血贱卖!哼!中国商人自鸣得意。 面对中国商人的联合抵制,林尚沃如坐针毡,伙计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林尚沃仔细分析,反复推敲且无计可施。唉!摆在自己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出血甩卖,第二条路是原封运回国内。无论走哪条路都是一条死路。 眼看归期紧逼,回国迫在眉睫。林尚沃还没有想出第三条可以走的且不是死路的路。林尚沃彻夜难眠。 急也无益,索性夜访随使节团同来的友人金正喜。金正喜才高八斗,学识广博,与林尚沃十分投缘。当晚,两人推杯换盏开怀畅饮。酒过数巡之后林尚沃说:“我有一事请教大人,望大人不吝指教,当身置百尺竿头,上不能求生,下不能求活,如何是好啊?” 金正喜双手反背踱步沉思,蓦然转身冲到案前挥毫泼墨:“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两行大字力透纸背。“必死即生,必生即死。天无绝人之路,置死地而后生啊!”金正喜言真意切语重心长。一席话两行字,林尚沃顿时大悟。拍膝而起向金正喜拱手作揖。扔下一句谢谢救命恩人,直奔自家旅馆而去。 第二天林尚沃命手下在同仁堂门口贴出新告示:人参一斤,银两四十五。 又涨了五两银子!不可思议!林尚沃念的什么“生意经”?中国商人一头雾水。既无招可出,只有坐等林尚沃的下一步棋了。 二月二日,是使节团回国的日子。林吩咐下人打理行装,备马架鞍,准备轻装回国。命中国伙计王造时等人堆起劈柴,点火烧参! 这边早有线人来报:林尚沃正大火焚烧人参,伙计们将人参一捆捆往火堆里扔呢! 这个疯子! 人参,是商人的摇钱树,也是血、痨、损病人的救命药物。烧人参,无异烧人哪。中国商人火速通过林的中国伙计王造时出面调和。但是人参已烧毁一半。 很终,中国商人以每斤九十两银子的天价全盘接受。林尚沃以高出每斤四十两银子的价格悉数售出,凯旋班师。 有的时候企业的生与死,仅仅隔了一张纸,真是玄乎啊。“生到极时即临死,死到绝处恰逢生。”企业与世界万物一样不断会面临生死考验,而死是绝对的,永恒的。商业哲学的全部意义在于告诫企业*们,在经营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惟有选择局部的死,才有可能获得全局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