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中 的 那 支 钢 笔
文/穆守卿(黑龙江)
小时候家里很穷,上学是买不起钢笔的。
入学的*一天,娘拿了两个鸡蛋(每个鸡蛋五分钱)到村里的供销社代销点换了一支铅笔,一张大白纸。
回家后自己裁开,订了一个本子,背上奶奶用手缝的粗布书包,就算是所有的学习家当了。小学校就在本村,离家也不远,自己去学校找到老师报到,说清楚是谁家的孩子,就算是正式入学了。没有爹娘的陪伴,更没有爷爷奶奶的拥送。
上学后,用的*一支铅笔是那样的完美与彻底,现在想来不可思议,但也令我回味无穷、终生难忘。在那困难的年代里,用铅笔也是特别地节省着用的,绝不会浪费一点。用到快用完的时候,手握不住了,就用小刀把剩下的一截从中间劈开,取出剩下的铅笔芯,找来和铅笔粗细的高粱穗儿秆,截一节铅笔长短,再把铅笔芯插到高粱穗儿秆上继续用,直到不能再用为止,这支铅笔才算是“鞠躬尽瘁”,完成了它光荣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一个“穷”字,净化着幼小的心灵,激励着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的人生,完美和继承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就是这样,为了更加省钱,娘还是给我买了一块石板,石板和书本一样宽窄,一盒石笔。石板可以反复使用,写了擦,擦了再写,物美价廉,比铅笔还省钱,现在的孩子上学是很难再见到那种写字用的石板了。但是,石板容易碎,石笔容易折,上学的路上总是小心翼翼,本来小孩是活泼好动的,娘也总是叮嘱,别把石板摔坏了。终于,我的石板还是摔成了几截。 后来有了圆珠笔,但是圆珠笔练不好字,写不出笔锋,有一支钢笔写字儿该多好啊。 买不起钢笔,于是先买了一支沾水笔,这种笔便宜,就是写几个字一沾钢笔水,但总算是用上了钢笔水,有点钢笔的感觉了,为了省钱,钢笔水也是买了蓝水片,用水自己沏,多加水用的时间长些。 我是多么羡慕大哥哥、大姐姐们手上的那支钢笔啊,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钢笔是我心中很大的期盼。
我的*一支钢笔不是买来的,是在我家水缸里发现的,一支上海产的“红卫”牌的黑色塑料壳钢笔,当年统一售价一元零一分,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件奢侈品、一件高档物品了。后来才知道是娘从井里打水打上来的,不知道在我家水缸里漂了多长时间。
六、七十年代,全国扫盲运动刚刚完成没有多少年,有文化的人也不多,认识了点文字的人们为了显示自己有点"文化",总是在上衣兜里别上一支或几支钢笔,更有甚者没有钢笔就捡个笔帽别上装点自己,以示自己是“文化人”,钢笔别的越多似乎就越有文化,钢笔别在上衣兜上也算是“身份”的象征,文化的象征,社会地位的象征。我得到这只钢笔,真是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兴奋至极呀!但是钢笔被娘没收了,我眼巴巴的看着娘拿在手里的钢笔,心里特别难过,那种失落感、沮丧感、无言以表。娘拿着这支钢笔去寻找失主,问了很多人,是谁把钢笔掉井里了?一连五,六天也没找到丢钢笔的人,这才让我用。但有一个条件,不许弄坏,一旦找到失主必须还给人家。这就是齐鲁大地的做人标准、做人美德,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传承,这也是对后代很直接、很生动、很实在、很好的教育方式。那些天我心情特别激动、兴奋,学习起来劲头十足,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早早的起来写字,吃完了饭也不玩儿,到学校就拿着这支钢笔写字,恨不得用这支钢笔把所有的字都写完。但好景不长,这支钢笔我只用了十几天,失主就找到了。原来是同村一大哥哥为了相亲,借了一支钢笔,别在上衣兜里装点自己用的。去挑水时,弯腰从水井里向上提水,不小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把钢笔掉井里了,因是塑料壳,能在水里浮着,娘去打水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打上来挑回家,倒在水缸里。既然失主找到了,我只好还给人家,娘看着我恋恋不舍的表情,就安慰我说:“儿子,等有了钱,一定给你买一支比这还好的钢笔”,我听话地点点头。 虽然这支钢笔还给了失主,但这支钢笔已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灵之上。那支钢笔是那样的漂亮,黑黑的外壳,铮亮银色的笔卡,两头的丝扣环像银色的象圈套在笔帽和笔库头上,长长的笔尖包在笔舌上,抽一橡皮囊钢笔水能用三天,在我心目中那是世界上很漂亮的一支钢笔,用那它写字那种飘逸洒脱的感觉至今难以忘怀。
小学的几年里,一直的期盼,但我终久没有买的起一支属于自己的钢笔。但那支“红卫”牌钢笔却改变了我的人生向往。它使我向往美好的生活,使我奋斗不止,激励我勇往直前。我要好好学习,我要有文化,我的上衣兜里一定也要别上一支钢笔,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多少年之后,我用钢笔无数,什么英雄、派克、永生、金星等等,品种繁多,花恕多样,但永远没有那“红卫”的感觉,它己化作我心灵之笔。 我用它记录了走过的艰难岁月,书写了多少个往日春秋。我用它在人生旅途上,写风写雨写人生,写出了美好幸福生活,写出了丰富多彩的今天,描绘出光辉灿烂的明天,写出了祖国万里江山好风光 ,我相信还会记录伟大祖国强盛的未来。
国内那家治疗癫痫病很好北京癫痫病医院哪个较好哈尔滨治疗癫痫病好医院